生物**實驗室裝修應遵從以下原則:
一、科學合理的原則
傳染性和致病性再強的病原微生物,只要它不和人體接觸,感染就不會發生。
1.屏障原理 把病原體圍場在一定空間范圍內,使之避免暴露在開放的環境中,操作者間接對其操作(如手套、機械手等),在圍場內接觸的空氣和水體經過處理后排放。在實驗室內使用的生物**柜,實驗室設施均屬此類。
2.過濾原理 在圍場(包括**柜和實驗室)內接觸的空氣均視為污染的有害物質,把實驗室內空氣經過HEPA濾器過濾后或其他凈化后排放,以保護環境。
3.****原理 實驗室污染區和半污染區的一切物品,包括空氣、水體和所有的表面(儀器)等均被視為污染有危害的。所以都要對其**處理,特別是對實驗后的廢液,器材和手套務必嚴格處理。廢液廢物在拿出實驗室之前務必徹底**。在實驗完成后撤離實驗室過程中每一步要用有效**把好關,以防有害因子的泄漏。
4.個人防護原理:由于屏障的作用不可能是****可靠,萬一操作中有所疏漏也是很危險的,所以要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。個人防護要適宜、科學。建議個人防護分三級。**防護用于BSL-1和BSI.-2,二級防護用于BSI.-3,三級防護用于BSL-4。
二、**首位的原則
**是生物**實驗室裝修的直接目的,建造中一切不利**的設計都應取締,一切與生物**有沖突的參數設計都應服從**的要求。例如:凈化要求要服從**,使用方便服從**,節約服從**,人性化服從**。
三、軟件在先的原則
生物**實驗室裝修前做好對擬從事的病原微生物和研究內容的危險評估,一定要有科學、合理的總體構思和概念設計。在此基礎上要根據操作過程的梗概進行平面布局工藝設計,然后再進行空調通風和電控等的具體設計。
四、管理嚴格的原則
一定要按照國務院發布的《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**管理條例》進行管理。這個條例對致病微生物的管理原則是:病原微生物是分類管理,實驗室是分級管理。
五、遠離病原的原則
生物**實驗室裝修是為了研究致病微生物和高致病微生物,必要的實驗必須在實驗室內進行。但是,非必要的時候盡可能少接觸病原體或少進實驗室。例如,能在半污染區做的不進污染區;能在清潔區做的不進半污染區;進實驗室2人能完成不用3人;無關人員不進實驗室。使用實驗室后應及時凈化處理和**,不要存留污物。不用的需要保存的菌(毒)液應送到
保藏機構保存。
六、預防為主的原則
從事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,對實驗室感染應采取預防為主的原則,要把握三個環節,即:
1.實驗室要使用經過生物和物理的檢測并且合格的**柜、排風過濾器和高壓蒸汽**器,確保達到零泄漏。
2.通過對實驗過程的**監測,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預防和改進措施。
3.發現有實驗室感染的征兆,要及時采取隔離**措施,以防止出現二代病例。
七、使用方便的原則
實驗室建造在保證**的前提下,應考慮工作過程中活動合理方便的問題。所以在制定方案時應該征求使用人的意見。